今天上午,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。其中,全国公安系统一人受表彰,他就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******民警代表邱娥国。(改革开放40年100人表彰名单出炉 老民警邱娥国获改革先锋奖章)
但你可曾知道
邱娥国与人民公安报记者之间
还有一段不为人知跨越20年的情谊
到底发生了哪些故事?
小编通过记者的笔为您娓娓道来
20多年前,中宣部、公安部、江西省委联合推出邱娥国这一重大典型人物,人民公安报记者翟永太一直跟踪采访报道邱娥国,并坦称每次采访都有新的收获。两人也从那时结下深厚的友谊,一直保持联系至今。回顾这段20年的历程,老记者感慨良多……
人民公安报在上世纪大篇幅报道邱娥国。
回眸一次次采写老邱的情景
以及后来的不断交往
直到他正式退休
……
我一直在想,要了解一个人
只有走进他的内心******
走近他的经历
把他放在时代的天平上秤一秤
才会真正知道这个人的分量
人民公安报在上世纪大篇幅报道邱娥国。
记者(左一)在邱娥国老家采访时,与当地群众在一起。
九十年代初,城乡之间的差别,使许多乡下人把能够成为城里人,作为梦寐以求的理想。自然,户籍民警就成了热门岗位。也许是为了适应当时的形势需要,1993年,江西省公安厅准备要宣传一批户籍民警的典型,让各个单位推荐名单。
邱娥国当时在南昌市公安局西湖分局筷子巷派出所任户籍民警。南昌市局推荐的三个候补名单中,老邱被列其中。
“分局领导把收集整理老邱事迹材料的任务交给我以后,我花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,先是到老邱管段,找老邱曾经帮助过的人开了几个座谈会,后又到驻地找相关领导了解情况,走访的人越多,挖掘的故事越生动,老邱在我心中的形象越高大。所以在动笔时,我一气呵成写了20多页。”时任西湖分局调研科副科长戴叶荣,向记者谈起撰写老邱事迹材料的往事,深感兴奋。确切地说,有着很高文笔修养的她,是走进老邱内心深处的******人。
“老邱作为候补名单,过硬的条件是什么?”
“***过硬的就是他立过两次二等功,而其中一次是老邱当警察后,刻骨铭心的经历。”
1982年国庆前夕的一个晚上,参加公安工作刚刚两年的邱娥国带领消防队员到辖区进行防火******检查,途经翘步街时接到群众被告:有一伙人在打群架。邱娥国对联防队员说:“我留下来制止,你赶快回到所里求援。”
制止这起群殴中,老邱差点丢了性命,他的背上肩上多处受伤,右手的手筋手骨都被砍断了。送到医院后,整整两天,他才从昏迷中苏醒过来。由于伤势较重,邱娥国由解放军某医院转到上海市华山医院******。院方组织外科医生全力******,但他还是带着残疾的右手出院了。医院为他开了残废证明书,凭着这张证明,他可以申报评残,享受特殊照顾,可他压根就没说。在老邱看来,每年全国各地有那么多民警在流血牺牲,他能保住性命已属不易,只要能为党好好工作,即使右臂断掉,不评残又有何妨?
另一件,则是老邱用平时掌握的情况,通过仔细的排查,协助破获了一起震惊江西、江苏丙省的特大恶性******案。遗憾的是,费尽心机的小戴,将满含激情写好的材料逐级上报后,却杳无音讯。
转眼到了1996年初,邱娥国被推荐南昌市劳模,小戴压在抽屉里整整三年的材料,终手派上了用场。经过再推敲再补充,老邱的事迹材料报上去后,引起有关领导重视。这年“五一”,老邱被评为省市劳模。
报告会前夕,记者再次采访邱娥国。
1996年下旬,公安部受中宣部委托,专门下发通知,在全国公安系统开展了典型英模人物的推荐筛选活动。与以往宣传典型不同,此次推荐的人选,各方面条件要求都很高。无疑,邱娥国成为江西推荐的热门入选,他的名字毫无争议的被报到公安部。公安部在上报的事件材料中,经过反复比较,层层审核把关,在确定的20个侯选名单中,又推出五个重点考察对象,让其到北京进行口头汇报。邱娥国很幸运成为其中之一。
一向默默无闻,只知道埋头苦干的邱娥国,******次听到让他到北京汇报的消息时,他有点紧张,便找到局领导讨价还价:“我手头还有好多工作,不去行不行。”“机会难得,这可不是你一个人的荣誉,不去咋行。”局领导答复。
时间紧迫,为老邱准备发言材料的任务,又落到了戴叶荣头上。那天,小戴找老邱核实一些材料,交谈中,老邱说出了心里话:“本来我是不打算去的,后来一想,你说我活了大半辈子,没有去过北京,连飞机都没有坐过,去就去吧!”一向低调的老邱说这番话时,额头上都浸出了汗珠。
在小戴看来,老邱从当兵的人,到加入警察行列,在群众中赢得那么好的口碑,实属不易。可她有个担心,就是老邱的乡音太浓,会不会影响汇报效果,还是个未知数。所以,小戴就提前向老邱打预防针:“你熟悉熟悉材料,再好好练练普通话,别因口音太浓听不懂你的话,让我们的辛苦白费......”“没多大了不起的事,我是怎么做的我就怎么说,只要对得起老百姓就知足了,我压根就没想过要当什么英雄模范。”
抱着可遇不可求的态度,邱娥国和小戴还有陪同的领导一同来到北京。令老邱想不到的是,中宣部、公安部考察组领导在逐个听完汇报后,一拍即合,确定老邱为******考察对象。那么,老邱又是怎样打动考察组的呢?一致的看法是:邱娥国的事迹,不仅感动的人落泪,而且催人奋进,他不愧为人民警察的******代表。
1997年春节期间,时任国务院总理李*在江西赣南老区专门接见了邱娥国,对他的事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,号召公安和政法战线的同志们向他学习,并欣然题词“人民警察邱娥国,爱岗敬业暖人心”。
“我很笨,连句话都说不好。”1996年底的***后******,我******次采访老邱时,还没有寒暄几句,他就这么说。后来才知道,老邱所说的笨,是1997年公安部春节文艺晚会在海南海口彩排时,特邀老邱代表基层民警向全国人民拜年。相关人士已为他拟好了台词,是这么几句话: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工作,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。荣誉应归功于党,归功于群众。我只是百万民警中普普通通的户籍警,大海里的一滴水。感谢党的培养,人民群众的厚爱。”
就是这几句话,一面对语筒和闪烁的灯光,老邱额头上直冒汗,一句也说不出来。试了好几次,没有一次理想。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,没有现场画面,采用的是老邱后期到北京的录音。
其实,老邱一点也都不笨。他在工作中,总结出的“邱娥国工作法”已经撑起社区文明一片晴空。用老邱自己的话来说,“邱娥国工作法”就是“一图、二本、三诀、四勤、五心”,具体来说就是给社区内的每幢房屋画上草图:熟悉掌握好社区内的学生本、户籍本等本(证);为老百姓办事要遵照“进屋先敲门、态度要和善……见事多观察……热心办民事,温暖送到家”的口诀;勤走、勤问、勤记、勤想;工作有责任心,为人民服务有真心,处理问题有公心,金钱面前不动心,老百姓的平安牢记在心。
正是有了这种极其朴素而有效的工作方法,老邱对社区的老百姓依然充满感情。在老邱的谆谆教诲下,全所民警对“邱娥国工作法”有了******掌握,并喊出了“我们都是邱娥国”的口号。
2003年,派出所在辖区的管辖范围、人口和接处警都比原来增加一倍多的情况下,******实施社区警务战略,构建打防控一体化的社区治安防控体系。由于全心全意为社区百姓服务,人民群众对派出所的满意不断提升,2005年,全所先后获得团中央、公安部等授予的“全国青年文明号”“全国模范派出所”“一级派出所”“人民满意基层单位”等9项省部级以上殊荣。
记者与邱娥国夫妇合影。
后来,邱娥国退休了,可筷子巷派出所的民警都称他为师傅。如今,他带的一个个徒弟,有的走上了领导岗位,有的成了小“邱娥国”。以邱娥国为榜样,学习邱娥国,成了筷子巷派出所民警的工作甚至人生目标。
那是老邱退休的前夕,记者再次来到南昌采访。昔日的筷子巷派出所,已今非昔比。一进筷子巷派出所办证大厅,一个八平方米的电子滚动显示屏幕映入眼帘,上面服务群众的各种信息滚动播出。看着我们羡慕和不解的眼神,当时的筷子巷派出所所长朱志翔说,这是师傅的功劳,他见的世面多,回来就说,咱们办证大厅要是能有一个像火车站那样的大屏幕,把服务群众的各种信息像火车时刻表一样弄出来该有多好?
我就告诉师傅,这叫电子滚动显示屏,是电脑控制的,有点贵。没想到,这个想法后来竟然实现了,一位电脑商想推广他的产品,慕名来找师傅,免费给我们所上了一台,有点广告投入的性质吧。人家还把师傅的各种想法都编了程序,还免费维护。现在,老百姓来所里办事,一看大屏幕,清楚着呢。
听着大徒弟朱志翔介绍,老邱站在一旁笑眯眯地听着一言不发。只见电子滚动显示屏无声地更换着信息内容,派出所的基本情况、民警职责、收费项目、工作政策、办证指南、警情通报、法律常识相继滚出。朱志翔总结了它的优点:“突出醒目、迅速快捷、更换及时、信息量大。既是宣传栏,又是公示栏,还是办事指南,不仅丰富了为民服务的内容,而且增强了公安工作的透明度。”
多数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,赢得不尽的掌声和鲜花时,往往对家庭有难言的愧疚,邱娥国则不同,他在事业和家庭这两者之间,交出了两份合格的答卷。
我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。有一次,老邱让记者到他家里尝尝他的手艺。他不愧是里里外外一把手,不一会功夫,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出来了。我们酒足饭饱后,涂大姐还没有回来。老邱说:“你们稍等片刻,我把桌子和厨房收拾一下。”
在回派出所的路上,我说:“老邱,你的心真细。”
老邱说:“这些事是手到擒来的事,如果我不做,妻子回来又要忙活半天。”
从这些细微之处,你不难看出,老邱在对待工作,对待他人,对待一切事情方面,会是一种什么态度。我想,答案是不言而语的。
1997年3月22日,邱娥国在京津冀作完第七场报告,即将离开北京前,21世纪出版社出版了《人民的好警察--邱娥国》一书,得此书,我请老邱签个名。他接过书,没有思索,便在书的扉页上写道:“忘不了翟永太。” 说句心里话,在我以往采写的典型报道中,每时每刻都在刺激着我的心灵;每次和他接触都有新的发现。
当然,采访绝不是你说我记,我问你答的工作关系,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思想交流、感情交流。而要达到真正的思想、感情交流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采访邱娥国时,为了挖掘他的内心******,我想方设法和他接触,每时每刻注意他的行踪。有时候他走到哪儿,我就跟到哪儿。
尽管邱娥国已退休多年,一些辖区的居民有什么事,还是打电话找他,向他反映情况。老邱没有变,他依然保持着那颗火热的心。退休不褪色的他,也经常到所里转一转、看一看,向年轻的民警传帮带。邱娥国精神就像传家宝一样,继续在江西这块红土地上发扬光大。
这就是一个真实的邱娥国,他所做的一切看似平凡,但平凡中孕育着伟大。
心里永远装着百姓
好的榜样,人人信服景仰;好的楷模,是***有力的引领。
20年前,“人民的好警察”邱娥国的先进事迹传遍祖国大江南北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,党中央决定表彰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100名个人中,邱娥国作为全国公安系统的******代表名列其中。
邱娥国何来如此魅力?他在平凡岗位上,所做的一些平凡事情,又何以产生非凡的价值?答案不言而喻:心里永远装着老百姓的人,老百姓心里永远不会忘记。
沧海横流,方显英雄本色。可以说,邱娥国的出现绝非偶然。追寻他的成长足迹,我们不难发现,他既不是当年的马天民、雷锋,也不是上世纪的典型人物徐虎、李素丽,但这些模范人物的可贵之处,在邱娥国身上都能找到闪光点。有人曾把邱娥国的事迹比作一首读之不尽的长诗,确确实实,这么多年来,不论是在社区当普通民警,还是走上领导岗位;不论是到人民大会堂作报告,还是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、十届全国人大代表;不论是退休前,还是退休后——他一直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,当作他人生的******追求。
邱娥国不说空话、大话、套话,也从来不做对不起老百姓的事。他的事迹之所以具有普遍意义,广受百姓赞誉,就是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体现了新时代*********人的******品质,体现了人民公安爱人民的宗旨。邱娥国的事迹集中到一点,就是为人民服务,做百姓的贴心人,想百姓之所想、急百姓之所急、做百姓之所需。正如邱娥国所言,为百姓做一件好事容易,关键是不论何时何地,要永远把百姓装在心里。这朴实的话语包含着他闪光的思想,闪光的思想化作他实际的行动,为民的行动成就他闪光的业绩,闪光的业绩聚合成他闪光的人生。
物易时移,世事变迁。如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,邱娥国当年当户籍民警时,用心创造的“一图二诀三本四勤”工作法,已成为历史的印记。但邱娥国心里始终装着百姓的可贵精神,永远是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。对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而言,学习邱娥国,就要像他那样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,立足本职,实实在在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;学习邱娥国,就要像他那样始终忠实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,秉公执法,刚正不阿,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,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;学习邱娥国,就要像他那样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,恪尽职守,率先垂范,充分发挥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
“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,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。”时代呼唤千万个“邱娥国式”的好民警,只要我们像邱娥国那样去学习、去实践、去奋斗,公安队伍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新时代“邱娥国”。
推荐阅读
干这行不得不具备“******心脏”:尸体在哪儿,你就得在哪儿!
爱我就星标我吧
中警网中国警察网
小程序
-END-
综合新警事儿
编辑:翟宇星 审核:陈显君
微信ID:rmgabs
人民公安报
长按二维码,关注我们